友站連結1

友站連結3

日本首相

現任內閣總理大臣是石破茂,在2024年10月1日上任。 部份人認為內閣總理大臣自1885年(明治18年)職位設立以來,容易產生任期不長、甚至短至數月便下台的情況,進而造成日本政府 ...自首任內閣總理大臣伊藤博文於1885年就任至今,共歷經103任,總計65人曾擔任此職,其中單任任期最長者為桂太郎(第一屆桂內閣,任期達1,681日),最短者為東久邇宮稔彥(東久邇宮 ...日本首相石破茂昨天在首相官邸(行政中心)接見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日本政府發現中國外交部官網公布的內容記載著石破茂並未做的發言,已向中方提出抗議, ...中國官媒央視新聞報導,王毅向石破茂轉達中國領導人的問候,表示從石破茂就任以來,中日兩國重啟雙邊關係改善進程。日經新聞以「日本政府要求中國刪除首相與王毅會晤措辭」為標題報導,中國外交部公布的「尊重中方闡述的立場」表述,日本外務省強調,首相石破茂並未做出那樣 ...王毅又稱,日方應堅持中日聯合聲明等4個政治文件確定的原則,維護好兩國關係的政治和法律基礎,切實履行在歷史和台灣議題上作出的「重要政治承諾」。日本首相石破茂21號在首相官邸,接見中國大陸外交部長王毅。會後日經新聞報導,日本政府發現中國外交部官網公布的內容,記載著石破茂並未做出的發言, ...石破茂於今日傍晚宣布第2次內閣名單,新任命3位內閣成員,包含江藤拓接任農林水產大臣、鈴木馨祐接任法務大臣,中野洋昌接任國土交通大臣,其他成員均留任。根據共同社報導,蔡英文在去年5月卸任之後,原先計劃在同年7月訪日出席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逝世2週年的「三回忌」,但當時時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致力於改善日 ...日本首相石破茂3月21日在首相官邸(行政中心)接見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日本政府發現中國外交部官網公布的內容記載著石破茂並未做的發言,已向中方提出抗議 ...在《日本國憲法》施行前,內閣總理大臣職務的法源依據先後有《 內閣職權 ( 日語 : 内閣職権 ) 》(1885年12月22日施行)和《 內閣官制 ( 日語 : 内閣官制 ) 》(1889年12月24日施行,取代《內閣職權》)等,而具有 憲法 地位的《 大日本帝國憲法 》(1889年2月11日公布,1890年11月29日起施行)中 天皇 的權力加強,同時並未提到「內閣」、「內閣總理大臣」等詞,僅有 國務大臣 職位之設置,代表內閣總理大臣在憲法中僅為「國務大臣之一」 [ 註 1 ] [ 1 ] 。 依據《內閣職權》,內閣總理大臣為各(國務)大臣之首,主要職責為承天皇的旨令制定政策、統領各行政部門,而各國務大臣需不時向內閣總理大臣報告情況 [ 註 2 ] ;而在《內閣官制》中,內閣總理大臣的權力遭到限縮,雖名義上仍為各國務大臣之首,不過僅有「 同輩者之首 」的地位,對其他國務大臣的控制力也較前《內閣職權》中賦予的減弱許多 [ 註 3 ] [ 1 ] 。首任內閣總理大臣為 伊藤博文 ,於1885年12月22日就任;而在《大日本帝國憲法》體制下就任的首任內閣總理大臣則是 山縣有朋 ,於1889年12月24日就任 [ 1 ] [ 2 ] 。 自首任內閣總理大臣 伊藤博文 於1885年就任至今,共歷經103任,總計65人曾擔任此職,其中單任任期最長者為 桂太郎 ( 第一屆桂內閣 ,任期達1,681日),最短者為 東久邇宮稔彥 ( 東久邇宮內閣 ,任期僅54日);連續在任時間最久和總計任期最久者皆為 安倍晉三 (連續在任2,824日,總計任期達3,188日)。現任內閣總理大臣為 石破茂 ,於2024年10月1日就任。 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列表 列出 日本 歷任 內閣總理大臣 。內閣總理大臣(日語: 内閣総理大臣 〔 內閣總理大臣 〕 / ないかくそうりだいじん Naikaku sōri daijin * / ? )目前是日本的 政府首腦 ,主要職責為領導 內閣 運作、主持 內閣會議 ( 日語 : 閣議 (日本) ) 及 皇室會議 ( 日語 : 皇室会議 ) ,並代表內閣向 國會 提出施政報告。 《 日本國憲法 》於1946年11月3日公布,1947年5月3日起施行,取代《大日本帝國憲法》的地位。《日本國憲法》以及後來制定的《 內閣法 》(1947年5月3日施行)對內閣總理大臣和內閣的整體組織架構及職務內容做出了規範,其中內閣總理大臣被正式確立為內閣首長,並被賦予了一些之前沒有的政治權力,包括可自行任免國務大臣而不需要天皇或國會的同意,以及得以 閣議 ( 日語 : 閣議 (日本) ) 決定的政策為基礎指揮和監督行政部門等 [ 註 4 ] [ 1 ] 。首位在《日本國憲法》體制下就任的內閣總理大臣為 片山哲 (時任 日本社會黨 委員長),於1947年5月24日經國會 選舉指名 就任 [ 2 ] 。 下方的表格列出了歷任內閣總理大臣的出身、就任時黨籍、 所屬內閣 以及任期長度;組閣一次以上者,會在其最後一次組閣處標註總計任期長度。 最近去世的一位前日本內閣總理大臣是 安倍晉三 ,他於2022年7月8日 遇刺身亡 ,享壽67歲 [ 106 ] 。中職富邦悍將隊23日官辦熱身賽與中信兄弟隊交手,團隊敲出13支安打攻勢串聯,終場以6比0搶勝,悍將張育成敲出1支安打,獲得3次四壞保送,跑回2分,幫助球隊獲勝。 萬芳醫院在宅急症醫療團隊進入患者家中,發現家庭照顧者照護技巧不足,醫護人員現場示範後,家庭照顧者再實際操作,經醫護人員檢視、修正,讓照護更完善。 (中央社記者陳家倫河內23日專電)越南計劃2027年開始興建縱貫全國的高鐵。法國交通部長塔巴羅近日到訪越南時表示,願與越南合作分享高鐵的經驗與技術。包括法、日、韓、中皆是越南高鐵建設的潛在合作夥伴。 [NOWnews今日新聞]日籍男星夢多(大谷主水)在台灣發展多年,擁有高人氣及高知名度。不過近日他突然在社群平台Threads上發文,想代替日本人向台灣道歉,並稱自己國家的元首很爛。文章一出,隨即引發... 報導稱,有關台灣卸任總統訪日,中國曾指是違反1972年中日(日中)聯合聲明中的「一個中國」原則而譴責日本。 根據共同社報導,蔡英文在去年5月卸任之後,原先計劃在同年7月訪日出席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逝世2週年的「三回忌」,但當時時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致力於改善日中關係,包括著力解除中國對日本水產品的暫停進口措施,認為蔡英文訪日會產生不利影響,因此沒有同意。 [NOWnews今日新聞] 日本共同社日前引述日台關係消息人士說法報導,前總統 蔡英文 原本計畫去年7月配合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逝世2週年時訪日,但日本政府擔心中國反對,沒有同意。此消息一出,隨即掀起日網反彈,有網友怒罵「可恥」,更有不少網友似乎是因為此事發文向台灣道歉。不過後續蔡英文辦公室回應,並未有相關安排;日本官房長官林芳正也表示,報導內容並非事實。 按日本喪葬法事,「回忌」算法為死亡當日(忌日)開始,滿一年稱「一周忌」(台灣稱對年),滿二週年稱「三回忌」,再下次是六週年的「七回忌」。 報導指出,蔡英文的訪日由跨黨派議員聯盟「日華議員懇談會」進行協調。安倍晉三曾擔任日華議員懇談會的顧問。 此外,在Threads上更掀起了日本網友的「道歉潮」,不少網友表示這是政府的決定,並非日本民眾的意見,但仍向台灣致上深深歉意,還有網友連現任日本首相石破茂一起罵,希望台灣就算討厭石破茂也不要討厭日本。 蔡英文辦公室在報導推出的同日進行回應,針對蔡前總統訪日一事,有注意到相關報導,但事實上蔡前總統截至目前並沒有相關的行程安排。 總統賴清德日前喊話定調對岸為境外敵對勢力,近日政府又將替代役召集年限解除,台海氣氛似乎被推向緊張邊緣,是否兵凶戰危的熱議不斷。有網友在Threads發文直呼,美國二戰時曾評估要入侵台灣,但發現困難度太高了,比登陸諾曼第還難。網友吐嘈:還在用二戰思維打現代戰爭? 每年三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是世界關燈日,今年就在昨天,不知道您昨晚有一起、關燈一小時嗎?今年不論在亞洲、澳洲或歐洲,都有著名地標響應,帶頭呼籲民眾、守護地球環境。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教育總監 梁...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一位,多做一步就有可能救命!國健署提醒,為了及早發現並降低死亡率,自今年元旦起,政府全面擴大乳房X光攝影檢查補助對象,從原本45至69歲女性,擴大為40歲至74歲婦女,每2年可接受1次免費篩檢。鼓勵符合資格的國人定期接受乳癌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根據國健署111年癌症登記報告資料,乳癌...(中央社杜拜23日綜合外電報導)伊朗國營媒體報導,伊朗外交部長阿拉奇(Abbas Araqchi)今天表示,除非某些情況發生變化,否則伊朗不可能再與美國進行談判。 中國北京38歲的二手廚房設備銷售商人安大為(音譯)店外,有一排排等待轉售的二手巨型冰箱、工業爐灶、商用烤箱,他的團隊在餐廳停業後收購設備轉手賣給其他餐飲店,他說去年平均每月處理200間關門餐廳,比前一年暴增270%。路透社報導,中國去年倒閉餐廳逼近300萬間。 台中市議員陳俞融今天質疑市長盧秀燕上任後,已賣出市有地總值逾10億元,面積近1.4個中央公園。市府表示,主要是小面積且經評估無保留公用使用必要的土地,市有地管理政策實施比中央更嚴格的出售限制,逾100坪以上不出售,現任市府更無所謂大量變賣土地的情形。 [NOWnews今日新聞]俄烏停火談判仍處於僵持狀態,俄羅斯總統蒲亭在先前與美國總統川普的通話中,並未承諾立即停火,美媒揭露,川普目標的停火協議期限4月20日,可能因蒲亭的冷淡態度且無共識而無法達成。... [NOWnews今日新聞]日本首相石破茂,21日在東京會見到訪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國外交部長王毅,雙方認同應攜手為亞洲開闢更好未來,為世界提供更多的穩定性、確定性。期間王毅還提到,在歷史、台灣問題... 報導還提到,日本外務省表示,石破茂在會談中講到東海局勢、在中國的日僑安全保障、希望中國早日廢除禁止進口日本水產品的措施,不過截至23號中午,大陸外交部發文內容,並沒有做任何更動。 日經新聞以「日本政府要求中國刪除首相與王毅會晤措辭」為標題報導,中國外交部公布的「尊重中方闡述的立場」表述,日本外務省強調,首相石破茂並未做出那樣的發言。日本外務省對於中國外交部的作法表達遺憾,已向中方提出抗議,要求刪文。 日本首相 石破茂 21日在首相官邸,接見中國大陸外交部長王毅。會後日經新聞報導,日本政府發現 中國外交部 官網公布的內容,記載著石破茂並未做出的發言,已經向中方提出抗議,並要求刪文,不過截至今天(23日)中午,大陸外交部內容沒有任何更動。 日本首相石破茂21日在首相官邸,接見中國大陸外交部長王毅,會後中日雙方政府,都沒有立即提供兩人現場對話過程,大陸外交部之後以文字方式在官網寫到,石破茂請王毅轉達對中國領導人的誠摯問候,日方充分認識日中四個政治文件的重要意義,尊重中方闡述的立場,願同中方加強交往合作。但隔天日媒日經新聞報導,大陸外交部內容有錯。 中國外交部被日本媒體質疑竄改內容不是第一次,日本經濟新聞2024年報導,王毅在寮國與當時的日本外相上川陽子討論台灣議題,大陸外交部內容聲稱,「日方堅持一個中國的立場沒有改變」,但日本外務省表示,內容與上川發言及日本見解不同,強調中方欠缺正確性。 [NOWnews今日新聞]美國一名反共YouTuber樂樂法利(LeLeFarley)22日透過影片提到自己遭台灣禁止入境,移民署後續解釋稱,樂樂法利在2023年來台時,因非法工作案經台北市勞動局裁處... 李文娟、端木正因涉柯文哲政治獻金案,分別涉嫌公益侵占、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等罪,遭台北地院裁定「以個案手機定期報到」科技... 今天(3/22),中國大陸、韓國、日本、三國外長在東京進行外長會議,討論加強溝通互信,盡快重啟自貿協定談判。會前一天,日本首相石破茂會見大陸外長王毅,雙方關切話題包括台灣。王毅提到日本應該切實履行在歷史和台灣問題上作出的重要政治承諾。事實上,《大日本帝國憲法》並沒有明文設置「內閣總理大臣」這個官職,僅設置「 國務大臣 」,即內閣閣員;內閣總理大臣職務的法源依據,則是來自先後於1885年及1889年頒布的《 內閣職權 ( 日語 : 内閣職権 ) 》與《 內閣官制 ( 日語 : 内閣官制 ) 》,後者便規定內閣總理大臣為「各(國務)大臣之首領」,主要功能為統合整個內閣,但也僅有「 同輩者之首 」的地位,在法律上對於其他國務大臣沒有任免權。如果內閣成員間發生意見分歧導致國政無法推行,只能走向 總辭 ( 日語 : 内閣総辞職 ) 一途。由於當時的法律同時規定 軍部 大臣( 陸軍 與 海軍 大臣)必須由 現役軍人擔任 ,導致軍部可以此干預內閣總理大臣、乃至於整個內閣的人事權,這種現象在 昭和 初期 日本法西斯主義 抬頭後尤其明顯。 內閣總理大臣 (日語: 内閣総理大臣 / ないかくそうりだいじん Naikaku sōri daijin )是 日本 最高 行政首長 ,主要職責為領導 內閣 的運作,主持 內閣會議 ( 日語 : 閣議 (日本) ) 、 皇室會議 ( 日語 : 皇室会議 ) ,以及代表內閣向 國會 提出 施政報告 ,領導 自衛隊 。其須擁有文民 [ 註 2 ] 及 國會議員 身分,經國會 選出 後再交由 天皇 任命。日本國外常冠國名稱為 日本首相 ,有時稱 日本總理大臣 [ 1 ] [ 2 ] [ 3 ] ;在日本則簡稱為 總理大臣 ( 総理大臣 / そうりだいじん Sōri daijin ? )、 總理 ( 総理 / そうり Sōri ? )、 首相 ( 首相 / しゅしょう Shushō ? )、 宰相 ( 宰相 / さいしょう Saishō ? )等,尊稱「 閣下 」 [ 4 ] 。現任內閣總理大臣是 石破茂 ,在2024年10月1日上任。 部份人認為內閣總理大臣自1885年(明治18年)職位設立以來,容易產生任期不長、甚至短至數月便下台的情況,進而造成日本政府推動的政策出現不穩定甚至自相矛盾的情況 [ 5 ] 。 日本 設置內閣總理大臣之職位,是在1885年 明治維新 期間隨著 內閣 制度的創立而開始的,以取代過往在 律令制 中執掌國家行政權的 太政大臣 (正/從一位 宰相 職務, 三公 之首),比日本第一部現代憲法《 大日本帝國憲法 》(明治憲法)施行時間1890年11月29日還早,第一任為1885年12月22日就任的 伊藤博文 。 在《 大日本帝國憲法 》的體制下,內閣總理大臣是由 天皇 親自任命的(此方式稱為「 大命降下 ( 日語 : 大命降下 ) 」),但因不是憲法規定的職位,其任命方式曾因時局變遷而多次改變。最初是由 元老 向天皇薦舉,因而常由推翻 江戶幕府 的 明治維新 有功人員出任;直到 大正民主 時期,在當時 自由民主 浪潮的氛圍下,則多由 眾議院 多數黨的 黨首 出任,此慣例被稱為「 憲政之常道 」;進入昭和時代後,隨著日本逐漸進入 戰時 體制、以及最後一位 元老 西園寺公望 的逝世,改為由 內大臣 召集的「 重臣會議 ( 日語 : 重臣会議 ) 」舉薦,又轉變成現役 軍人 或軍部相關人士出任的局面。 根據《大日本帝國憲法》,政治實權掌握在 天皇 手上,而天皇又被視為 祖神 的象徵,但實際上政府的權力掌握在軍部和內閣,因此內閣總理大臣變成「有責無權」的情形,在大日本帝國時代的內閣任期反而並不穩定。 內閣總理大臣通過 間接選舉 產生,即從國會議員中選出,因此多由國會多數黨或是 聯合政府 成員政黨的黨首出任。特別的是,因為眾議院較具民意代表性,故《日本國憲法》施行以來的內閣總理大臣,均由眾議院議員來出任,這已形成一種 憲政慣例 。石破茂於今日傍晚宣布第2次內閣名單,新任命3位內閣成員,包含江藤拓接任農林水產大臣、鈴木馨祐接任法務大臣,中野洋昌接任國土交通大臣,其他成員均留任。 因票數皆未達到眾議院過半所需的233票,因此進入第2輪決選,由首輪前2高得票者石破茂與野田佳彥對決,只要取得相對多數票數就能獲勝,最終由石破茂勝出。 首相指名選舉採兩輪投票,第1輪投票於日本時間下午2時30分(台灣時間下午1時30分)左右展開。根據開票結果,石破茂於第1輪獲得221票,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代表野田佳彥獲得151票,日本維新會代表馬場伸幸獲得38票,國民民主黨代表玉木雄一郎獲得28票。 石破茂內閣今(11)早於臨時內閣會議上集體辭職,下午日本國會舉行首相指名選舉,石破茂於第2輪中勝出,正式成為新首相,並於傍晚公布第2次內閣名單,除了農林水產大臣、法務大臣、國土交通大臣為此次新任命內閣成員之外,其他內閣成員均留任。 過去日本首相指名選舉絕大多數於首輪就會有結果。二戰前,須在第2輪決勝負僅發生4次,因此這次選舉也是日本第5度進入第2輪決選首相,且距離上一次已30年。 石破茂於10月1日當選日本第102任首相,上任8天即宣布解散眾議院,創下日本戰後首相當選後解散眾議院的最快紀錄。王毅2024年7月26日與當時的日本外相上川陽子於寮國( 老撾 )會談中有關台灣議題,中共外交部官網公布談話內容,聲稱上川指出,「日方堅持一個中國的立場沒有任何改變」,但日本外務省表示,「這些內容與上川的發言及日本政府的見解不同」,強調中方欠缺正確性。 針對中共外交部公布的「尊重中方闡述的立場」表述,日本外務省強調,「首相石破茂並未做出那樣的發言」。日本外務省對於中共外交部的作法表達遺憾,已向中方提出抗議。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外務省3月22日表示,中共外交部公布21日石破茂接見王毅的會談內容,但內容與石破茂所言有異,要求中方刪除不符事實的表述。 【大紀元2025年03月23日訊】日本首相石破茂3月21日在首相官邸(行政中心)接見了中共外交部長王毅。日本政府發現中共外交部官網公布的內容記載著石破茂並未做的發言,已向中方提出抗議,並要求刪文。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外務省今天表示,中國外交部公布21日石破茂接見王毅的會談內容,但內容與石破茂所言有異,要求中方刪除不符事實的表述。 (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東京22日專電)日本首相石破茂昨天在首相官邸(行政中心)接見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日本政府發現中國外交部官網公布的內容記載著石破茂並未做的發言,已向中方提出抗議,並要求刪文。 針對中國外交部公布的「尊重中方闡述的立場」表述,日本外務省強調,「首相石破茂並未做出那樣的發言」。日本外務省對於中國外交部的作法表達遺憾,已向中方提出抗議。 日本外務省表示,石破茂在會談中言及東海局勢、在中國的日僑安全確保、希望中國早日廢除禁止進口日本水產品的措施。王毅又稱,日方應堅持中日聯合聲明等4個政治文件確定的原則,維護好兩國關係的政治和法律基礎,切實履行在歷史和台灣議題上作出的「重要政治承諾」。 (中央社台北21日電)根據中國官媒央視新聞報導,日本首相石破茂今天在東京會見到訪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王毅表示,面對變亂交織的國際形勢與全球挑戰,中日雙方應增進互信,加強合作。 王毅又說,中日同為有重要影響的國家,攜手為亞洲開闢更好未來是雙方的共同使命。面對變亂交織的國際形勢和層出不窮的全球挑戰,雙方理應增進互信、加強合作,為世界提供更多的穩定性和確定性。 他聲稱,「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週年。在這一重要關口,希望日方本著對歷史、對人民和對未來負責任的態度,作出明智選擇,向世界發出正確信號(訊號)」。 根據中方的訊息,石破茂請王毅轉達對中國領導人的問候,表示去年11月他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就全面推進日中戰略互惠關係和構建建設性、穩定的日中關係達成重要共識,推動兩國各領域合作取得新成果。根據中國官媒央視新聞報導, 日本 首相石破茂今天在 東京 會見到訪的 中共 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王毅表示,面對變亂交織的國際形勢與全球挑戰,中日雙方應增進互信,加強合作。 中國官媒央視新聞報導,王毅向石破茂轉達中國領導人的問候,表示從石破茂就任以來,中日兩國重啟雙邊關係改善進程。